直播预告 | 许纪霖对话马国川: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
在这个信息爆炸、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,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公共空间的形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。当公共空间的话语权被流量重新定义,当知识分子从聚光灯处退至边缘,他们与公共领域的联结该如何维系?
在这个信息爆炸、技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,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公共空间的形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。当公共空间的话语权被流量重新定义,当知识分子从聚光灯处退至边缘,他们与公共领域的联结该如何维系?
8月15日晚,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主办的《狐狸与刺猬:中国知识分子十论》新书发布会在建投书局・上海浦江店举行。围绕“网红时代,知识分子何为?”这一核心议题,该书作者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,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,与知名播客《忽左忽右》主播程衍樑展开深度
许纪霖,中国国家图书馆“文津图书奖”首届得主,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、历史系博士生导师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。
在众声喧哗的当下,当流量成为衡量影响力的尺度,当“网红”占据公共话语的中心,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否已然沉寂?他们的精神坐标又该置于何处?近日,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许纪霖教授力作《狐狸与刺猬:中国知识分子十论》正以此为叩问,重返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深处,为这个时代的
生于1930年9月的许倬云,被视为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。他精通上古史、经济史、文化史、考古学、社会学,学术代表作有“古代中国三部曲”(《西周史》《中国古代社会史论》《汉代农业》),数十年来已经成为研究古代中国的典范之作;他还有“中国文化三部曲”(《
“写书感觉是白白投喂给‘AI海神’。”在知乎第11届新知青年大会的台上,作家蔡康永形容自己刚刚出版的新书,像是“献祭”给人工智能的贡品。面对AI(人工智能)大模型的表达能力,蔡康永半开玩笑地说:“以后不想再写新书了,让AI替我写吧。”